像我們這種從外省去到廣東的打工人,初次見到鶴山“三夾騰龍”的賽龍舟場面,都會對嶺南水鄉的端午民俗文化無比驚艷。這場藏在古勞水鄉(鶴山市著名旅游景區)的非遺盛宴,既有傳承千年的人間煙火,又有龍舟競渡的熱血沸騰!
初見:帶你了解“三夾騰龍”
“三夾騰龍”是廣東江門市鶴山市古勞、沙坪等地每年端午期間賽龍奪錦的傳統民俗活動。三夾河由沙坪河與升平河匯流而成,1100 米賽道寬如綠綢,兩岸堤基可容萬人觀賽。從農歷四月到五月,古勞水鄉整日飄著鑼鼓聲,茶樓聊 “扒丁”(廣東民間對扒龍船的男子的稱呼)、巷口曬船槳,熱鬧賽過春節。節日高潮在賽龍舟時,龍舟過處,兩岸觀眾齊齊起立,高聲吶喊,鞭炮轟鳴,場面極其壯觀熱烈。
冷知識:300 年非遺里的嶺南智慧
乾隆年間的老傳統:清代《鶴山縣志》與詩人吳槐炳的組詩佐證,“三夾騰龍” 至少在乾隆年間已盛行,比許多外省習俗更 “年長”。
女性的專屬儀式:起龍舟時,婦女帶香燭祭品拜河神祈 “四海升平”;舞龍頭時收的 “百家米” 煮成飯,藏著 “眾人拾柴” 的鄉俗。
硬核獎品更接地氣:傳統賽事不發獎金,而是獎燒酒與燒豬 —— 壯漢扛著油亮燒豬走在石板路的場景,比獎杯更具煙火氣。
體驗指南:外省人必打卡的三大時刻
四月初八?起龍舟沾龍氣
清晨去 “龍船埗”,看男丁喊號子將龍舟從泥中抬出,水花濺身別躲,水鄉人說這是 “沾龍氣”。婦女們擺祭品祭拜河神,外鄉人跟著默念 “風調雨順”,即刻融入儀式。
端午正日?龍門下喊破嗓
賽道 “龍門” 拋鯉魚討彩頭,更震撼的是龍舟沖刺 —— 數十艘船如箭齊發,鼓點密如急雨,兩岸吶喊與鞭炮聲震耳欲聾。賽后去祠堂吃 “龍船飯”,燒豬肥而不膩,阿婆會給你夾大塊肉,聽她講 “哪條船劃得最猛”。
閑時?水鄉慢生活拾遺
乘烏篷船穿荷花塘,看榕樹氣根垂入碧水,比觀賽更能感受 “東方威尼斯” 的溫柔。逛武術宗師梁贊故居,偶遇老人用粵語講 “扒丁練武強身” 的往事,非遺底蘊藏在市井煙火里。
彩蛋:外省人秒變 “本地人” 的秘訣
聽懂鼓點“密碼”:快鼓是 “沖刺”,慢鼓是 “調整”,龍舟過來時跟著喊 “扒丁威武” 比 “加油” 更地道。
追 “龍船景” 巡游:從四月到五月,各村輪流辦龍舟巡游,即便錯過端午,也能看 “游龍” 戲水。
帶“手信”有講究:祠堂邊買迷你龍舟模型,或捎一罐本地米酒 ——“這是龍舟賽同款獎品”,回家聊起瞬間格調拉滿。
外省的你,若端午節來鶴山,記得穿上防滑鞋、備副好嗓子:當龍舟沖過終點,你會與上萬本地人一起喊到沙啞 —— 這股混雜著河水、鞭炮與燒豬香的嶺南浪漫,正是北方難尋的端午魂。

(廣東天喜 鄒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