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种质资源 农业酶制剂

种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时间: 2024-04-10 01:05:56 |   作者: 产品中心

详细介绍

  习指出:“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推动下,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围绕种业创新奋勇攻关。当前我国种业创新的现状如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还有哪些明显问题需要解决?从今天开始,科技专版推出“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实验室,检测员对保存的水稻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检测。

  一粒种子,一季收获。最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研究员赵久然先是去了海南的南繁基地,又马不停蹄地往山东跑了一趟。

  “南繁育种收获后,接着要在北方播种,有些试验种子还要分发到全国很多试验点进行种植测试。”赵久然和记者说,“品种育成后,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产业化和大范围应用,还是要交给企业。最近,一些种子企业正在跟我们搞产学研合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着中国人的粮食安全,对于农业现代化更是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一个新品种是怎么培育出来的?近年来我国种业科技攻关的进展如何?怎样让种业拥有更多“中国芯”?

  优良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50%,但新品种培育周期长、难度大、失败率高

  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择和培育,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共同遗传特点的一群生物体。稳定性、一致性和特异性,是某一作物群体成为品种的基本要求。

  “生物最重要的两个特征,一个是遗传,另一个是变异。变异既有自然变异,也有人为创造产生的变异。”赵久然介绍,“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就有了驯化——把野生植物变成人工种植或栽培的,这是择优留种。真正的现代育种是在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之后产生的,距今只有100多年。”

  作物常规育种一般来说包括几个基本步骤:遗传变异的发现和创新,遗传变异的选择和固定,品种(组合、群体)的决选和审定,新品种繁殖和推广。

  “育种是在现有种子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让它们变得更好,如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虫耐旱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说,“如何让产量更高?要去发现一些对产量有贡献的优良基因,渐进地进行一些重组和优化。”

  育种说起来不难理解,但实际做起来周期长、难度大、失败率高。赵久然认为,把种子比作农业的“芯片”十分形象。芯片中有大量的晶体管,种子里也有数以万计的基因。作物性状首先是由基因来决定的,环境对基因的表达也有影响。“这些影响因素非常多,而且选育优良性状时,基因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和影响,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所以培育出优秀品种难度非常大。”

  刘录祥介绍,现代育种首先要把优良的基因发掘、鉴定出来,再把带有这些基因的材料梳理出来。这些材料进一步地杂交、分离、重组、筛选,最后把对育种目标有用的基因重新“组装”起来,同时把不利的基因淘汰掉。

  育种对促进作物生产的作用显著,主要体现在提高产量、增强抗性、改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刘录祥解释,育种技术的革新发展,是农作物增产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优良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50%。

  此外,育种还能增强抗性,比如抗干旱、抗寒或耐高温,减轻病虫害等,在增强作物对不良土壤、水利条件的适应性,以及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方面有巨大潜力。例如,超早熟大豆品种的育成,使我国黑龙江一些高纬度地区大豆生产迈上了新台阶;耐旱作物和耐旱品种的选育,则为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作出了贡献。

  20世纪以来,全球种业科技先后经历矮秆化、杂交化、生物技术3次主要的技术革命。当前,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推动种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发生着深刻变革。

  “特别是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常规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也在信息技术、航天科技等新手段的推动下,不断向前迈进。”刘录祥告诉记者。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经过多年持续攻关,我国种业科学技术水平稳步提升。水稻、玉米、小麦等三大主粮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逐渐完善,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蒋丹平介绍,在国家科技计划等支持下,我国种业创新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以2021年为例,基础创新研究方面,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揭示了玉米基因组中摩擦禾来源的大片段缺失变异的进化动态及功能影响;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方面,开发出新型基因编辑工具,打破了国外垄断。

  在新品种创制与应用方面,突破了小麦—冰草杂交国际难题,创制出增产10%以上的高产、抗病、抗逆等小麦—冰草新种质392份;第三代杂交水稻实现双季稻周年亩产1603.9公斤;首次成功选育出高抗赤霉病、抗白粉病的“双抗”高产小麦新品种——扬麦33号,有望成为中国新一代主导品种;小麦品种百农207、济麦22,玉米品种京科968、裕丰303、中科玉505等新品种的年应用面积超过1000万亩,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我国在种业科技方面还面临不少“卡脖子”的难题。刘录祥举例,我国一些作物如玉米、大豆等种子基本自给,但受育种及栽培等因素影响,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少数蔬菜品种还不能非常容易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一些适宜设施栽培、加工专用的蔬菜品种仍需进口。

  导致种业科技短板的原因有多个角度。刘录祥进一步分析说:“比如,我们没掌握支撑某些品种的重大基因,也缺少挖掘这些重大基因的工具和方法,这方面的差距主要源于基础研究。”

  赵久然认为,育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创新过程,农作物育种平均周期都在5—10年。“科技项目一般周期是3—5年,有些项目期内创制出来的品种都是前期积累起来的,存在‘期限错配’,对科研人员长期稳定的支持不够。”

  同时,种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新品种选育、中试、推广,需要产学研密切协作。目前我国八成左右的种业科技资源和人才在科研单位,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健全。种业公司数众多,但规模和竞争力不够,真正具备研发能力的种业企业少之又少。

  知识产权问题也不容忽视。自1999年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总量已经突破5万件,目前已授权近2万件。然而,“短平快”的模仿式育种具有普遍性,种子市场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

  刘录祥认为,侵犯权利的行为导致品种同质化,严重挫伤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影响了科研投入,非常不利于激发育种原始创新活力。“随着新修订的种子法实施,将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全方位扩大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范围,大幅度提升侵权损害赔偿标准,进一步健全激励种业原始创新的法律制度,对推进种业振兴具有标志性意义。”

  无论是解决育种难题还是实现追赶超越,都需要有更大力度、更远谋划的创新作为

  “无论是解决育种难题还是实现追赶超越,都需要有更大力度、更远谋划的创新作为。”蒋丹平表示,科技部将从“支撑、引领、走出新路”三个方面发力,深入推动种业科技攻关,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支撑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将系统部署一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建设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推进种业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等。引领方面,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点项目,驱动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学、生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跨学科技术深度交叉融合与系统集成;鼓励和支持企业热情参加国家种业领域科技计划,择优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走出新路方面,针对重大、紧迫、长期瓶颈制约的任务,实行“揭榜挂帅”机制;针对区域特色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等任务,采取“部省联动”机制,强化资源、管理、政策联动,推动成果落实落地;针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可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任务,采取青年科学家领衔机制,鼓励自由探索,推动青年科学技术人才脱颖而出。针对大家畜、林木等育种周期长的特点,探索实行长周期支持机制等。

  “在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有19个项目采用‘揭榜挂帅’形式组织,只要有能力解决种业创新的问题,英雄不问出身,鼓励参与竞争。”蒋丹平举例说,“我们的青年科学家机制,改变了以往大项目、大团队的申请方式,只要你在单点上有突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原始创新,一样能申请。在青年科研人员思想活跃、年富力强的时候,从国家科技计划层面给予支持,为他们承接更大的课题打下基础。”

  针对育种科研周期长的特点,今年科技部将遴选一批项目,采取长周期的支持方式。“纳入支持机制以后,我们采取3年评估、5年滚动的模式,鼓励科研人员潜心探索。”蒋丹平说。

  2021年11月,赵久然主持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品种京科968的培育与应用”项目,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从2001年开始种质资源鉴选,到2011年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后进行产业化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再到2021年获奖,赵久然的科研生涯是以10年为单位计算的。他的经历印证了育种不仅需要知识和智慧,更需要恒心和勇气。(谷业凯)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在多个重要场合论述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方法,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哪些主体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对我国近6000名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状况做调研后发现,以下现象亟须重视:以课堂和校内知识学习为主,看得多做得少;课外体验与实践少,

  习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项工作任务首位,

  截至今年3月,广西柳州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突破200万辆。记者近日来到柳州,探寻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奥秘。

  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本科教育的质量关乎整个高等教育的品质。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受热捧,一种原因是基于人们对本科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基于一些高校、一些教授把给本科生上课当成“小儿科”的现实。

  针对这一难点,蒋开喜带领团队,开发高效萃取体系,研制新型萃取箱,攻克了萃取设备难题,取代了国外昂贵的离心萃取机。”蒋开喜和记者说,未来,团队还将围绕新能源关键金属提取、碳中和冶金流程、智能装备开展科技攻关,为我国矿冶行业提供最适合的方案。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的样态和质态,新质生产力是“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我们必将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更多“绿色能量”。

  在线视频识别书帖及称重、机械手自动码垛、无人搬运车来回穿梭……走进中煤(北京)印务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副站长王岩介绍:“绿色印刷是指从原材料、印刷过程,乃至成品,都要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算力是高耗能产业,推动算力设施低碳化、绿色化已成共识。要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占比,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推动算力绿色发展,充分的利用绿电实现能源自由。

  观众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体验人工智能多模态脑机接口平台。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说:“脑机接口综合了医学、计算机、电子、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的先进理论与前沿技术。

  春暖花开万物苏,漫天飞舞的柳絮却实在惹人恼,而且,别看小小柳絮不起眼,却藏着极大的火灾隐患。

  在许多场合,这位“中国水电能源理论的开拓者”称自己“一生伴水而行”。闲暇时,他喜爱练习书法,最常写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5日报道,苹果公司刚刚结束了准备长达几十年的电动汽车生产计划。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迅猛势头引发的经济和政治浪潮可能会更加猛烈。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1978年,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在四川卧龙建立,大熊猫人工圈养繁育研究工作也同时开展。

  本轮太阳活动周的峰值预计在2024年至2025年到来,目前正处于峰值附近,太阳活动较为频发,属于正常自然现象。

  “路灯”上的探头正“瞪大眼睛”扫描,孢子捕捉仪、昆虫雷达……智能配套设备在不停运转。

  备受瞩目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于2020年建成,是目前我国顶级规模、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

上一个:种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科技视点·种业自立自强①) 下一个:农村新优种植品种推荐不愁销利润高!

相关产品